林澤宇》基測滿分 林澤宇靠預習找問題 | |||||||||
2008/08/09 | |||||||||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邱瓊玉/專題報導】
本報記者今天要帶您走進林澤宇的「分書房」一窺他的讀書方法、成長背景,以及父母師長平時的教育。 滿分不是一切,可是滿分的秘密,大家都好奇,現在開始在聯合報解密,供讀者分享。 「後天的努力,永遠比資質更重要。」剛從台北市仁愛國中畢業的林澤宇,今年國中基測拿下三百一十二分的滿分。他從不覺得自己的好成績是出自於天分,他說,「考試沒有失常,只有觀念沒被釐清。」滿分背後需要花的專注力超乎平常人想像。 走進林澤宇的書房兼臥房,四坪大的房間,除了書桌和一張單人床外,其餘空間都用來放書,和天花板相同高度的書櫃,擺滿了百科全書、科普類書籍、歷史小說、名人傳記等各類套書。 無背座椅 專心靠它 令人訝異的是,林澤宇書桌前的椅子居然沒有椅背,「這樣坐,不會不舒服嗎?」林澤宇不好意思地說,這其實不是故意的,椅背壞了很多年,本來想換新的,但後來認為沒有椅背,更需要坐得正,坐得挺,反而可以訓練讀書的專注力,督促自己不准偷懶,後來也就一直這樣了。 整合時間 通勤背書
至於滿分秘訣,除了大量閱讀課外讀物,熟悉文字的使用外,林澤宇也表示,無論是哪一科,課前都一定要做到確實預習,先弄清楚課本哪裡不懂,聽課時才知道重點在哪裡,學習效果才能加倍。此外,念書是為了拿來應用,因此學習應和實際生活體驗結合,印象才會深刻。 五歲就開始學珠心算的林澤宇,六歲那年就通過珠心算九段的檢定考試,他說,也許就是珠心算奠定了他對數字敏感度的基礎。光是明白觀念,不會算也沒用;但只會算,不懂得公式也是枉然。 一字一句 弄懂公式 「課前充分預習,把數學課本當國文讀,務求每一字每一句都了解其意義,上課聽解,只是在印證自己觀念是否有誤。」林澤宇認為,若是課前完全沒碰過該單元的 學生,要求在四十五分鐘的上課時間內,弄懂台上老師在說什麼,並完全吸收,有點強人所難,唯一的辦法,就是先預習,先弄清楚該單元要傳達什麼,上課時聽 解,才有意義。 林澤宇表示,弄懂數學公式的原理後,再印證自己理解的正確性,此時就需要靠著做題目大量演算,最後則是把數學課本上的觀念應用到現實生活中。能把自己所學的應用到生活上,就會覺得數學非常有趣,也很有用。 自然理論 生活應用
靠著從小大量閱讀課外書,像是文白夾雜的西遊記、三國演義,又或是世界文學名著、散文集等等,讓林澤宇培養不錯的語感,他說小學課業壓力沒那麼大,一有時間就猛看書,任何有興趣的書都拿來看,養成了閱讀的習慣,對於書中人物的刻畫、情節描述和文字運用等,都烙印在他心中。 學習歷史 像看故事 至於英文科,林澤宇靠著小時候何嘉仁出的一套英文字母的錄音帶,裡頭又說又唱的熱鬧情節,讓他對英文感興趣,主動接觸英文、如聽ICRT、上英文網站,外文小說等。林澤宇表示,學好英文沒有捷徑,最好要及早扎根。 林澤宇喜歡閱讀歷史小說、中國古典文學,他說,國中歷史課本都編得太簡單,「赤壁之戰」這樣有名的代表性戰役,課本卻往往一句話就帶過,他覺得學歷史,就像是看故事,「以時代為經,事件為緯」學習。 林澤宇說,地理與公民的學習方法和歷史差不多,但地理要注意空間概念,建議可以買些圖表,對照課文來念,另外他還喜歡看旅遊生活頻道。 讀懂觀念 貪多難嚼 林澤宇說,社會科不是重點劃線,看過去就能念好,是要一個單元、一個時代複習。有些人讀書會訂時間,如一個科目念一個小時,林澤宇卻完全不管時間問題。 他說,把觀念弄懂較重要,時間反而是其次,他主張「貪多嚼不爛」,一次先念好一科再說。 |
- Aug 09 Sat 2008 12:36
成功絕非僥倖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