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林澤宇》基測滿分 林澤宇靠預習找問題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邱瓊玉/專題報導】

照片/記者林建榮攝影
台北市仁愛國中應屆畢業生林澤宇在今年的國中基測,拿到三百一十二分滿分,他已準備要進建國中學就讀,未來目標是台大電機系。他認為,考試沒有所謂失常,只有觀念沒有釐清,滿分的背後需要花更多的專注力。

本報記者今天要帶您走進林澤宇的「分書房」一窺他的讀書方法、成長背景,以及父母師長平時的教育。


滿分不是一切,可是滿分的秘密,大家都好奇,現在開始在聯合報解密,供讀者分享。


「後天的努力,永遠比資質更重要。」剛從台北市仁愛國中畢業的林澤宇,今年國中基測拿下三百一十二分的滿分。他從不覺得自己的好成績是出自於天分,他說,「考試沒有失常,只有觀念沒被釐清。」滿分背後需要花的專注力超乎平常人想像。


走進林澤宇的書房兼臥房,四坪大的房間,除了書桌和一張單人床外,其餘空間都用來放書,和天花板相同高度的書櫃,擺滿了百科全書、科普類書籍、歷史小說、名人傳記等各類套書。


無背座椅 專心靠它


令人訝異的是,林澤宇書桌前的椅子居然沒有椅背,「這樣坐,不會不舒服嗎?」林澤宇不好意思地說,這其實不是故意的,椅背壞了很多年,本來想換新的,但後來認為沒有椅背,更需要坐得正,坐得挺,反而可以訓練讀書的專注力,督促自己不准偷懶,後來也就一直這樣了。


整合時間 通勤背書


他的提神椅子。照片/記者林建榮攝影
林澤宇家在台北縣板橋,父母親都從事美容理髮業,每天上學要花近一個小時的車程,他會趁這一小時,背英文單字,或是念唐 詩、古文。他說,「如何將零碎的時間整合起來善用,也很重要。」林澤宇的父親林金樂解釋,當時覺得台北的競爭力比較夠,剛好在東區也有間房子,因此把戶籍 遷過去,原本擔心孩子通勤會很累,沒想到他很會善用時間。

至於滿分秘訣,除了大量閱讀課外讀物,熟悉文字的使用外,林澤宇也表示,無論是哪一科,課前都一定要做到確實預習,先弄清楚課本哪裡不懂,聽課時才知道重點在哪裡,學習效果才能加倍。此外,念書是為了拿來應用,因此學習應和實際生活體驗結合,印象才會深刻。


五歲就開始學珠心算的林澤宇,六歲那年就通過珠心算九段的檢定考試,他說,也許就是珠心算奠定了他對數字敏感度的基礎。光是明白觀念,不會算也沒用;但只會算,不懂得公式也是枉然。


一字一句 弄懂公式 「課前充分預習,把數學課本當國文讀,務求每一字每一句都了解其意義,上課聽解,只是在印證自己觀念是否有誤。」林澤宇認為,若是課前完全沒碰過該單元的 學生,要求在四十五分鐘的上課時間內,弄懂台上老師在說什麼,並完全吸收,有點強人所難,唯一的辦法,就是先預習,先弄清楚該單元要傳達什麼,上課時聽 解,才有意義。


林澤宇表示,弄懂數學公式的原理後,再印證自己理解的正確性,此時就需要靠著做題目大量演算,最後則是把數學課本上的觀念應用到現實生活中。能把自己所學的應用到生活上,就會覺得數學非常有趣,也很有用。


自然理論 生活應用


他的數學筆記。照片/記者林建榮攝影
至於自然科目,林澤宇則認為,先把基礎知識掌握住,再靠著課外補充,想像每一個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會怎麼樣發生,念書時自然就有趣味性。他表示,遇到不會的題目,應先自己解題,或是找其他的書來交互查證,這樣的知識才會是自己的,真的想不出來,才去問老師。

靠著從小大量閱讀課外書,像是文白夾雜的西遊記、三國演義,又或是世界文學名著、散文集等等,讓林澤宇培養不錯的語感,他說小學課業壓力沒那麼大,一有時間就猛看書,任何有興趣的書都拿來看,養成了閱讀的習慣,對於書中人物的刻畫、情節描述和文字運用等,都烙印在他心中。


學習歷史 像看故事


至於英文科,林澤宇靠著小時候何嘉仁出的一套英文字母的錄音帶,裡頭又說又唱的熱鬧情節,讓他對英文感興趣,主動接觸英文、如聽ICRT、上英文網站,外文小說等。林澤宇表示,學好英文沒有捷徑,最好要及早扎根。


林澤宇喜歡閱讀歷史小說、中國古典文學,他說,國中歷史課本都編得太簡單,「赤壁之戰」這樣有名的代表性戰役,課本卻往往一句話就帶過,他覺得學歷史,就像是看故事,「以時代為經,事件為緯」學習。


林澤宇說,地理與公民的學習方法和歷史差不多,但地理要注意空間概念,建議可以買些圖表,對照課文來念,另外他還喜歡看旅遊生活頻道。


讀懂觀念 貪多難嚼


林澤宇說,社會科不是重點劃線,看過去就能念好,是要一個單元、一個時代複習。有些人讀書會訂時間,如一個科目念一個小時,林澤宇卻完全不管時間問題。


他說,把觀念弄懂較重要,時間反而是其次,他主張「貪多嚼不爛」,一次先念好一科再說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悟道在真誠 的頭像
    悟道在真誠

    悟道在真誠的部落格

    悟道在真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