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勵和讚美 是不斷進步成長的動力
讚美與鼓勵是學習的最佳動力,對人人皆然。從小到大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,比較有自信心 ;在責罵與處罰中成長的孩子則會顯得自信不足,當然這其中的因素相當的複雜,並不是一時可以說清楚的。在成長階段如果失了自信心,到了長大要改變是要付出 好幾倍的努力才能看到些微成果。每個人的成長過程是錯綜複雜的許多因素組合而成,我們只能在能盡力的部份盡最大的努力。
我從事教育這麼多年,發現很多成績很好的孩子對自己很沒信心,有些成績表現平平的孩子則反而是自信滿滿。誠然家長和師長的影響力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巨大 的。國小的教育比較沒有成績的壓力,這個階段的教育算是較正常化的,小朋友在自信心的展現上,都有一定的水平。上了國中之後,這樣子的情況會顯著的改變, 學校每天都考試,每天都有優劣好壞的評比,如果加上家長和師長的言詞催化,這對每個小朋友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。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現比別人好,每 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班級成績比別班突出,孩子正是我們表現的最佳工具,無形之中我們把自己的壓力加諸於小朋友的身上。我自己偶爾也會犯上這樣的毛病。
我們都同意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,有時典範的樹立反而比滿口的道理來的有用和效果良好。我時常鼓勵我的學生與我的孩子,我自己也努力學習與工作,學生與孩 子看在眼裡,其實不用說什麼大道理 ,〝耳濡目染〞之下,自然而然就〝感同身受 〞 了。我們最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給他們一些建議、一些協助,在他們受到挫折與傷心時陪伴他、鼓勵他、隨時給他學習與重新面對的力量。
現代教育的畸形發展之下,許多很重要的能力指標,反而都給成績和數字給掩沒了,我們必須同意成績表現優異的同學大多數學習能力就是較好的學生,但成績好和 學習能力好是一回事,行動力、創造力、同理心、團隊精神、人際關係、腳踏實地、誠信助人.....這些才是以後在社會上,面對工作和面對生活最重要的能 力,但卻很難在數量化的成績上顯現出來。我們身為家長或身為教育的工作者,在這方面應該更積極的給孩子更正面的指引與教導,我想這也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。
我常跟我的學生及我的孩子講:「 學生的〝工作 〞就是學習和健康成長,既然是工作,有時是沒有選擇的權利。 」我常舉例跟他們說:「我最喜歡到處旅行,但我的工作並不允許我這樣做,我也是選擇接受它、面對它。我的努力是因為我想換取更自由的選擇權,選擇我更喜歡 的生活方式和更適合我的工作,如果你不滿意你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,最好的改變方式就是更努力的 〝工作〞並面對它,我們才有改變的可能。選擇逃避,或假裝沒看到它,並不能改變什麼,世界依然前進,停在原地的人,會被不斷移動的時代潮流淹沒在人群之 中。」
學習是永無止盡的,每個學生本來就有學習的差異,有的人很早就開啟了學習的潛能,有的人則是要慢了幾年,我要說的是:「關鍵不在你現在的分數幾分?我們的 孩子現在幾分? 而是我們保有一顆不斷學習和向上努力的心。我們協助孩子和自己保有面對多變世界的心,保有一顆熱情活力的心。」
用典範和榜樣陪伴孩子成長,用讚美和鼓勵引領我們的孩子步上生命的大道。